English

×

展会新闻

医疗技术预测“十大热点”出炉,“医工交叉”成果转化还要翻过几座大山?

2021.04.19


借助智能化机器人进行的医疗诊断和手术能够弥补人类自身局限,达到定位精准,微创或无创乃至个体化,并被证实更加安全且患者获益显著。

例如,一例骨盆区域的骨折患者,传统手术两个750px的切口,每个切口出血量为800—1000ml,较大的创面会导致肌肉软组织损伤严重,患者恢复时间长且花费巨大。

而在骨科机器人的帮助下,该手术能够实现微创。仅三个50px的切口,每个切口出血量约为100ml,缩小近10倍的创面几乎没有软组织剥离,患者恢复时间从1个月变成2天,直至1天,耗材费用也从十几万变成几千元。


机器人在骨科手术场景中的成功应用,为患者的整体治疗带来了本质变化。疗效提升的背后,是医学和工科多年联合后创造出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从一个医疗应用的想法到具体的产品商业化落地,需要医护人员、科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多方参与,形成一股合力来击破医工交叉中的难点,寻找跨学科合作和成果转化的最优路径。


“十大热点”“10项创新”出炉

十大热点方向,覆盖5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精准微创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养技术、生物材料和3D打印和医院自动化服务。




•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识别和诊断

本方向建立在医学诊断专家数据库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实现快速处理、精确识别予以诊断建议。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管家和云服务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健康管理设备结合,利用穿戴式技术收集患者数据,建立患者生理信息数据库,真正实现慢病管理。

•穿戴或植入式的物联网健康智能系统

本方向通过柔性高灵敏的穿戴系统,结合柔性可穿戴理念及微纳制造技术,实现无创和微创,通过高稳定信号通运技术和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疾病前中后跟踪和管理。除此以外依托生物兼溶织物传感器植入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实现植入仿生奇观的功能。

•多维信息融合监测的软体腔镜机器人

本方向通过柔性可变性的软体技术和腔镜手术技术结合可以以主从操作方式实现微床的复杂腔镜手术,全面推动软组织手术微创化。

•通过集成生物力学与形态学建模

AR、VR技术使手术机器人不断向微创、精准、可视化方向发展。

•智能感知与交互的康复训练系统

本方向通过将穿戴式信号检测辅助机器人结构与控制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康复训练系统的智能化,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

•情感识别与自然交互的陪护机器人

本方向通过智能语音识别,信息获取,人机交互等技术,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起来,使机器人能够与陪护对象进行交互。

•基于3D打印个性化

本方向以3D打印为基础,结合三维个性化设计生物力学技术重点发展生物相融的安全稳定的植入和介入假体,从而实现缺损组织短期功能性代偿和长期机体自愈诱导。

•基于智能材料的微纳机器人

本方向基于新型技术在微纳方向应用,开展医疗机器人诊疗新理念研究,推动医疗机器人革新性技术发展,从微观尺度助推医疗机器人变革式发展。

•基于互联网医药全流程自动化

本方向通过配药机器人,药物仓储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研发依托物联网技术将医药全流程网络化、信息化,降低医护工作者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在医疗技术领域预测不多的情况下,“医工交叉”十大热点方向的技术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近几年,国内医疗机器人的应用逐渐增多。辅助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服务机器人等都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十三五规划纲中更是将手术机器人列为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中的重点发展装备。

如何突破“医”“工”边界约束?

以临床需求较多的骨科为例,每年骨创伤就有近2000万病例。随着老龄化加重,腰椎、颈椎等脊柱的疾患将达2亿人,加上每年40万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已成为骨科治疗非常重要的手段。

由于手术对精确性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因而骨科机器人成为发展热点。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孙旭主任介绍称,1980年开始,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拥有关节置换、脊柱辅助定位等功能的机器人相继出现。国际医疗巨头也纷纷布局机器人领域,如史赛克、强生等公司都有自己的机器人。

进入21世纪,我国也开始了骨科机器人“医工”联合的尝试。200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创伤骨科为切入点,启动了我国骨科机器人研究。首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开始0—1的转变。2016年,第三代骨科机器人在CFDA注册认证。到2019年,骨科机器人已能实现远程手术辅助和操控。

而对于医生来说,骨科机器人的应用在某些环节还可以更为智能,这样的需求也为科学家的科研指出了方向。中国骨科机器人“医工交叉”的创新研发正在不断推进。

现状:微创操作时,需要医生先完成复位,机器人才能上场。

难点:固定复位是难点,属于微创手术受到限制的环节。

进展:即将推出在力学机械臂控制下完成智能化复位的机器人。

目标:能让骨科手术从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向机器人手术转变。术前计划到术后康复都能在智能化操作下完成。

从全球范围来看,骨科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仅次于心血管市场,其研发和应用将能服务于更多医疗场景。而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将能解决临床无法同质化、无法标准化、无法普及推广这三大难题。但3D打印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还存在材料精度不够导致吻合不好等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王俊杰认为3D技术要实现完全国产化,必须解决材料精度问题。此外,有了机器人技术,图象处理系统、图象追踪系统还有计算机算法等也要足够精准。“要达到这样精准的要求,首先组织机构要形成合力,从而解决缺乏统一领导、项目过于分散的问题。”王俊杰强调。

作为研究型医院的北医三院,在成果转化平台搭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很好的解决了缺乏统一领导、项目过于分散等问题。

为鼓励医生科研,北医三院形成了医工交叉、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方案。如果医生的研发项目可以进行转化,那么专利分成中,70%属于医生个人,科室和医院各分15%。

“激励方案能让医护更有科研积极性,有动力在一线收集分析数据,解决临床痛点。”姜雪同时告诉健康界,北医三院目前有43个专利,转化度为15%-18%,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

2019年5月,海淀区政府发布了首批17个科技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包含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等,其中高端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和智能辅助诊疗应用场景均为医工交叉领域应用场景。

海淀区政府特聘专家靳晖分享道,为建设示范智慧医院,海淀区政府推动了海淀医院进一步开放。2018年还推动天智行和海淀医院的合作,协调相关部门。最终助力天智行、天机骨科机器人成功获得了首个医疗手术机器人的国家三类医疗机械注册证。

一个好的医工交叉项目,具备模块化、通用性、系统可升级和开放性等特点似乎成为共识。医工交叉必须以医为主体,工为平台,这其中有好的实践,也存在以下壁垒:

1、医疗资源开放不足,目前多是医院科室和企业合作,医院内部数据没有真正打通,各科室之间数据没有共享。

2、政策层面缺少统筹引导,没有办法发挥医院本身希望开放的积极性,也不是所有医院愿意开放数据。

3、各医院医疗资源没有办法真正拥抱优秀的科技企业。

4、应用于医疗技术的顶层技术有待提升。

5、人工智能领域医疗器械等一批新型医工交叉领域缺乏技术和认定标准。

面对医工交叉的现实壁垒,靳辉认为可以聚焦在医工交叉领域本质问题、预判技术趋势提前布局、政府支持着力点等问题的讨论上。

“产业化”到“商业化”须攻破几大难点

完整的医工交叉的产业链,可以看做是临床需求——政策支持——跨学科建设——医工交叉技术——应用场景——投融资——生产供应链——用户反馈等环节的配合。在与会者的讨论中,企业的战略思维、多方合作及人才培养成为除政策支持外最被重视的话题。



有专家指出,在创新产业化阶段一定要有合作机制。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出来,需要大家共同推动。

那么,一个平台用什么样的机制能使项目从创意到商业化都可持续,最终让患者获益呢?

作为交叉学科,医工交叉一定要有交叉的知识和视野,既懂工程语言也懂医生语言,既理解医生的痛点,又能做好创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研处处长张纯认为,人才方面是个问题,要符合医生临床标准的话就限制了人才,医生要会运用平台主动跟工科联系。

有这类困扰主要源于中美教学体制的差别。在美国,只有本科毕业的学生才能选择医学专业深造,所以很多医生都有理工科背景,比如美敦力、强生这类公司,70%的产品创新是医生进行的。这也就为医疗创新提供了人才条件。

有了人才,搭建科技转化的平台就相当重要。把医生的专利转化到市场,让市场回到临床,建立一个完整链条。

有专家举例称,做一个原型机可能不难,但是把它做成一个产品,中间要对接各类资源,投资方、医生和创业导师的支持,还有供应链资源等。因为任何一个器械,都会牵涉到上百个零部件的供应商。如果需要反复迭代,资方可能就会失去耐心,加上审批时间长,产品就很难进行下去。

研发阶段会积极让企业参与进来,让企业从应用层面进行参与。”赵一娇提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很多科研项目在申请时就要求有合作单位,例如:3D打印的课题要求3D打印企业参与。这样能够让国家科研成果尽快落地,变成产品。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临床试验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京昇认为医用机器人审批过于严格,主要是因为人工智能较为特殊,其深层原因主要是IT会迅速迭代,且有一大部分是在市场上迭代。反过来医疗行业中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等不能在市场上迭代,只能在实验室迭代,所以要做一个相对完美的东西推向市场。

存在这样的特殊性,对企业来说就要系统的建立自己的产品线。“虽然企业产品线越系统,说明自主研发的核心功能性产品就越少。但是系统性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孙京昇提到,“只有做商品化投资才有回报,比如物价、医保、招标、维护,不良事件报备等,有全套体系才能做。以美敦力为例,除了真正原创的起搏器,很多产品线收购而来。他们是一整套完备的体系。”

体系的完备程度跟企业大小成了直接线性相关。医疗器械难点是不同品种有不同体系,里面具体技术内容差异非常大,所以又很难建立。孙京昇建议不要盲目的投入到医疗器械的创业中去,要知道目标是什么,体系如何打造,而不是简单的功能研发。

“目前机器人研发全球同步,主要是品质安全,其次是价格。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核心部件要快速进步,且要考虑到产品的延展性。”樊瑜波告诉健康界。

2018年,美国交通意外致死人数为38000人,医生错误致死人数多达260000人。在面对这组数据时,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益肇有一种期待,人工智能的出现,或许会让医院不再有低端的常识性错误,以达到常规指南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医工交叉”创新前沿技术十大热点方向的公布或许能对各方参与者产生指导性意义,也让大家的期待尽早成为可能。


常用链接

联系我们

广州国际康复论坛秘书处

电话:  020-66318831

邮箱:  info@cantonrehacare.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0076469号

【 金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