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展会开幕59

06.21-06.23.2024

中国.广东广州

English

×

内页banner

展会新闻

康复治疗师为何地位低、收入低、就业难?大数据告诉你原因!

2022.06.14


康复治疗师的职业缺口真的大吗?


作为康复治疗从业者或者相关专业的学生,想必经常听到康复治疗在我国发展较晚,属于新兴学科,目前需求量巨大。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没错,但又不完全对。

1、治疗师很缺,这个概念很大程度是大数据告诉我们的。比如据统计,2015年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约0.4:10万,而发达国家(如美国)该数据则达到5:10万;再比如2020年美国的作业治疗师与服务人群比例为1:32;而中国是1:256等等。
但这都是宏观的概念,聚焦在每个个体上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就像财报上的平均薪资一样。
2、学校告诉我们很缺人,告诉我们现在三甲医院都要配置康复科,必须有pt、ot、st和假肢矫形师。这些是不假,但是有些事情他们没有说。
国际康复的发展应该是在一战以后,为了给大批的伤员加速恢复的机会,有了一些专业人士投入到相关的领域,也就是早期的pt和ot,而国内应该是08年地震之后,由各路先进势力注入内地,才有了康复事业的发展,屈指一算不过十数年。





这些年,国内康复事业发展的还算不错,大力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路,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理念和技术,比如麦肯基、美特兰、美式整脊等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同时也有了大批出国深造的康复人才回归国内投入到康复建设当中,大部分来自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国内最早的康复研究生应该是09-10年香港理工大和川大联合培养的那两届学生。他们现在大多都是医院的主任级别人士了,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
他们临危受命,年轻有为,所以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但对之后的几批甚至十几批毕业生来说,这些“开山鼻祖”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大概率不会退休,且如果他们愿意,会一直担任要职,这就导致除了医院扩建之外很少能有机会每年都去招新人,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新的岗位发展哪有地方给其他人机会呢?



华医医院康复科专家列表中,具有相当比例教授出自该时间段的联合培养


更加艰难的是,近几年本科的全面扩招,康复专业也不例外,这就导致本就不太充足的优质岗位需要更多的人竞争上岗。

知乎用户@徐乐义就提到:他所就职的一家省级三甲医院, 前段时间招聘3个治疗师合同制岗位,人事处反馈有200多本科报考,简历看不过来了。而就在5年前,招聘一个治疗师岗位,大概只会来3个人应聘,有时候为了凑人数,符合最低招聘人员比例,应聘人员还要找同学过来冒名考试。

就业难≠难就业


要真说就业难,各大院校官网晒出的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就业率还都挺高,四川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更是高达100%,抛去潜在的学校可能制定相关要求不谈,最起码从事实数据上,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体现出康复专业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


摘自四川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官网介绍


刚毕业的年轻人都喜欢去大城市、好单位发展,三甲医院都饱和了,县级医院、基层单位又不想去,最后不就变成了找工作难。其实并不是找工作难,而是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难!

为什么会觉得工作不满意呢,原因无非就是耗时费力、收入又低。这可能是每个康复治疗师(包括三甲医院康复医生在内)的苦恼吧:一天天那么忙周末还要加班,结果一个月工资连个万字头的边都碰不到,还不如去搬砖。



关于收入低,从根本说还是资本积累伴随的剥削压榨,说白了就是康复科相对于其他科室,现如今病人的需求度还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基层医院和一些民营诊所自然也不会对其给予太多的重视。

1、康复治疗本身相比其他医疗学科,治疗周期长,见效时间慢,而且经常需要各种手法方案联合治疗,这就导致康复治疗如果想有很好的疗效,就必须用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堆;
2、对于病患来说,康复治疗也远远没有到必须进行的程度,相当一部分民众的观念中,可以在挽救亲人的生命上花费巨资,但是对病后的康复却持保守态度,许多人把康复与休养、理疗等同视之,认为康复可有可无,将其视作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甚至会觉得医院过度医疗,在“骗他们的钱”。
所以,大部分康复治疗,最后没有实现治疗目标上写的:回归家庭回归生活,而是患者在接受前期治疗,病情初步缓解后,便将康复治疗拒之门外。

病人不理解,医院不重视,最终导致了康复治疗师费力不讨好的艰难处境。


康复师可替代性高?
这几个误区你可能没搞明白


每每提及康复治疗行业窘境,可替代性高这个词都会映入眼帘,很多治疗师都会觉得这个专业的潜在竞争实在太激烈了,针灸、按摩医生可以做、护士可以做、队医也可以做,甚至是护工都可以凑活一下,不就是抗大腿吗(手动狗头)。
插科打诨的玩梗另当别论,如果真的觉得康复治疗门槛很低,会两手按摩就可以做,那问题就有点严重:不光是有很多病人及其家属重治疗而不注重康复,甚至医务人员本身有些问题都不是真正的清楚。

1、康复治疗=锻炼身体?



“康复治疗就是教人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完全没有技术可言。”这样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康复治疗很简单,自己操练就行,不需要技术,更不愿意花钱。

康复训练属于医学范畴,而不等于体育锻炼。康复的服务对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常人,其随时都会出现病情变化,不能按照体育训练来对待他们。由没有医学知识的人训练病人,可能对病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规有效的康复训练应该在康复医师、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的专业指导下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2、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按摩?
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晚,康复医学的科普知识宣传不够,使康复医学的观念仍停留在推拿、按摩、针灸等治疗手段上。
另一方面,理疗,包括利用电、光、超声、磁、力(含运动、压力)热、冷等,历史悠久,范围宽广。很多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前身,即是“理疗科”,有的医院甚至还保留这样的称谓。但理疗不等同于康复治疗,理疗只是康复治疗的组成部分之一。
针灸、推拿、按摩只是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内容,称之为中国传统康复治疗。而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运用现代解剖学、运动学、神经发育理论、功能代偿理论以及运动再学习理论等,是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
现代康复治疗手段有许多,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和理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生物工程等。现代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3、康复治疗=晚期的事儿?
提起康复治疗,许多人都会误认为这人是不是不行了。目前,也确实有不少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提供治疗的过程中,只看重对疾病的治疗情况,而不关注将来病人能否顺利回归社会。
康复并不等于照顾得好。康复治疗应该与临床治疗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尽快帮助患者重获功能,重返日常生活。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脑血管病人如果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的话,80%可恢复独立行走,40%-50%可恢复原来的工作,但事实上,现在绝大部分脑血管病人由于缺乏康复治疗,生活无法自理。
对于心血管病人,发病后一个月之内是最佳恢复期,4个月之内是黄金恢复期,一定要重视早期康复介入。

4、康复治疗=残疾人专属?



康复对象除了残疾人,还包括慢性病人、老年病人,同时也包括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偏瘫、截肢、认知障碍等功能障碍。

康复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愈患者,而是还要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所以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除了各种伤病患者,还有各临床科室经过一般医学治疗后,仍然有生活自理障碍或就业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的各种功能障碍者
看了这些,作为康复治疗师或者康复专业学生,还会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随便一个人都可以代替的吗?
坦白说,康复行业目前在我国确实还是一片尚未激活的死水,上面提到这样那样,或宏观或现实的问题短期内可能也不会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利好的消息,比如国家已经限制了部分人员考证的权利,降低了劣币驱除良币的风险,这个行业总算在近几年从混沌走向了有序
此外,自2016年以来,包括康复综合评定在内的20多项医疗康复项目被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很大程度的缓解了病人的经济压力,相信随着康复治疗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病患能够、愿意、希望接受相关治疗。
而且这个行业,包括整个医生群体,经验的积累对于待遇增幅都是呈指数型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一提到医生,很多人会用“熬”这个词来形容职业发展。
所以如果真的对这个专业、行业有兴趣,那就不要顾虑太多,太阳终究会照常升起,应该对其发展怀有信心。如果当时只是稀里糊涂的报考了这个专业,目前已经确实感受到接受无能甚至厌恶,那笔者的建议还是尽早寻找转行的出路,不然之后的日子会相当难熬。



至于康复专业转行的方向和前景,还需要国家与一代代康复人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无论选择如何,都可以有一个心仪的工作和舒心的生活。



常用链接

联系我们

广州国际康复论坛秘书处

电话:  020-66318831

邮箱:  info@cantonrehacare.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0076469号

【 金晔】